自2月9日起至2月19日 凡在海宁务工的外地籍员工 均可免费乘坐 起讫点均在海宁区域范围内的公交车 乘坐办法看这里 ↓↓↓ 由各镇(街道)依据交通部门提供的“公交免费乘车券”样张,自行印制并加盖公章后,下发至辖区内用工企业,由企业根据外地籍员工实际需求发放。 据了解,乘坐公交时,乘客只须将单张有效“公交免费乘车券”投放至投币箱即可享受当次坐车免费。 ![]() 此次让外地籍员工免费乘坐公交车,是海宁市交通部门特别推出的暖心服务政策,目的是降低春节期间人员大规模区域性流动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加强春节前后企业用工保障,留住外来员工在海宁过春节。 ![]() 太暖心啦~ 不过发布君还是要提醒一下 记得搭乘公交车时 要戴好口罩哦 ![]() 留在海宁过年 还有这些“福利”哦 ↓↓↓ 1月20日,海宁出台了 《海宁市落实冬春季疫情防控要求鼓励企业稳定用工的十二条意见》 "十二条意见" 条条是重点 在各个企业 获得了员工们的一致好评 海宁市落实冬春季疫情防控要求 鼓励企业稳定用工的十二条意见 为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新要求,降低春节期间人员大规模区域性流动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同时为进一步加强春节前后企业用工保障,留住企业外来员工海宁过春节,全力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两战赢”。经研究,决定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稳定用工的支持力度,特制定本意见。 1、鼓励企业稳岗留工连续生产。 鼓励企业春节期间错避峰放假,稳岗留工组织连续生产。设立1000万元稳岗留工专项奖励资金,对于2021年一季度产值不低于上年第三、四季度季均产值80%的规上企业,根据企业用人规模,给予1000人以上的企业每家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给予300-1000人的企业每家不超过50万元的奖励。企业要采取适度发放“留岗红包”、改善就餐条件、适当安排活动等措施,吸引员工留在海宁过年。各行业协会、商会要以保持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目标为己任,引导企业承担主体责任留住员工。 2、开展“暖心关爱行动”。 深化推进“网格连企、暖心助企”,组织专属网格长(微网格长)深入企业车间了解员工需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市委两新工委成员单位要结合职能开展好专项性走访服务;市总工会要开展对生活困难的职工家庭走访慰问活动,重点做好对节日期间坚守岗位服务群众、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的一线职工的关心关爱;团市委、市妇联等要以多种形式组织对留在海宁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开展“送服务、送温暖”活动,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落实落细。各镇(街道)两新工委要组织辖区内各两新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带群建的组织优势,组织开展好形式多样的关心关爱活动,让更多外来务工人员感受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3、给予景区(点)免费游优待。 2021年2月9日至2月19日期间,全市A级景区面向海宁企业外来员工免费优待。凡持有《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证》(登记地在海宁)或持有市公安部门、企业联合盖章的海宁企业外来员工证明可到全市A级景点免费游览,同时随带2名亲朋免费入园。(外来员工免费游览景区(点)人员须服从当日景区(点)防疫预约、限流等相关规定。) 4、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所等设施。 2021年2月9日至19日期间,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市内公共文化场所及设施免费开放。全市公共停车场、市内公交线路均免费提供服务。 5、免费提供在岗员工子女托管。 组织志愿者就近举办各类形式多样的活动,为留岗在岗员工子女提供免费托管,解决子女“看护难”问题,丰富假期学习生活。 6、丰富留岗员工精神生活。 充分发挥各级工会、企业文化活动中心阵地作用,因地制宜举办书画摄影、微视频大赛等各类线上线下文体活动,丰富留岗过节员工精神文化生活。 7、赠送留岗员工春节流量红包。 开展手机送亲情活动,各运营商为春节留岗员工免费发放手机流量红包,鼓励运营商开展优惠购机、亲情套餐等优惠活动。 8、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市总工会春节假期开通24小时12351职工服务热线,为全市企业和职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活动,依法保障春节期间在岗职工合法权益。 9、强化员工就业保障。 通过线上共享员工平台、线下岗位余缺对接会等方式实现员工共享和余缺调剂,让外来务工者“春节不返乡、就业有保障”。 10、给予新居民子女入学加分。 外来员工在海宁过年且符合新居民子女积分入学条件的,2021年入学时一次性加5分,父母可分别累加。 11、鼓励“餐饮服务春节不打烊”。 鼓励各类餐饮单位“春节不打烊”,为消费者提供就餐便利,在各类餐饮单位自主申报基础上,择优选取500家各类餐饮单位在媒体予以公布,供消费者自主选择,对春节餐饮消费保障有力的限上单位给予每家30000-50000元的奖励,限下单位给予每家1000-3000元的奖励,奖励总量不超过200万元。 12、提倡海宁人在海宁过年。 全市党员干部、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非必要不离海宁,保障城市有序运行。提倡海宁人在本地过年,当好东道主,为留海宁过年人员提供各种便利。 来源:海宁发布 |
3 条回帖